我们认识七年了。从大学校园到步入社会,从青涩到成熟,最美好的年华都和他有关。记得刚在一起时,他连情人节该送什么花都要偷偷问我闺蜜。后来他记住了所有纪念日,会在清晨给我煮红糖水,会在我加班时来公司楼下等我。朋友们都说,你们这样真好。
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那些细小的变化像水滴石穿。
他开始频繁加班,手机总是静音,微信回复从大段大段的文字变成“嗯”、“好的”、“在忙”。我告诉自己,成年人嘛,工作压力大很正常。直到那天,我在他手机里看到那个女生的照片——他们并肩站着,他笑得像我们刚认识时那样开心。
质问、争吵、沉默。循环往复。
最后他说:“给我点时间,我会给你一个交代。”
这句话像救命稻草,我紧紧抓住。交代,多郑重的词啊,它意味着事情会有始有终,意味着所有的迷茫和痛苦终将水落石出。
第一个月,我每天都在等。等他的电话,等他的消息,等他突然出现在我家楼下,像以前吵架后那样。手机每响一次,心跳就漏半拍。可屏幕亮起,要么是工作群,要么是外卖电话。我从满怀期待等到心慢慢下沉,但不敢沉到底,因为他说了会给交代啊。
第二个月,我开始替他找理由。他工作太忙了,他需要时间整理思绪,也许他正在准备一个很正式的谈话。我在脑海里排练了无数种可能——他可能会说那只是同事,可能承认是一时糊涂,也可能直接说分手。无论哪种结果,都好过现在这种悬在半空的状态。
偶尔他会发来问候:“最近怎么样?”我秒回:“还好,你呢?”然后对话就结束了。像在履行某种义务,又像在确认我是否还在原地等待。
第三个月,我瘦了八斤。妈妈小心翼翼地问:“你和小林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?”我说没有,就是工作忙。我不敢告诉任何人,我在等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的交代。这听起来太傻了,傻到我自己都不愿意承认。
朋友看不下去,说:“他这就是冷处理,逼你先说分手。”我摇头:“他不是那样的人。”可说完自己都愣住了——我真的还了解他吗?
那天路过我们一起常去的咖啡馆,靠窗的位置空着。想起去年冬天,我们在这里分享一块蛋糕,他把我冰凉的手握在掌心哈气。现在窗外梧桐树都绿了,冬天早就过去了。
第四个月,我在超市遇见他。他推着购物车,车里放着那个女生爱喝的酸奶。我们隔着货架对视,他愣了一下,然后点点头,推着车走了。没有解释,没有尴尬,就像遇见一个不太熟的邻居。
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交代不会来了。
那些深夜的辗转反侧,那些反复查看手机的焦虑,那些为他找的无数借口,都像一场自导自演的戏。观众只有我自己,而他已经退场很久了。
现在雨停了,窗外的世界被洗得干干净净。我打开手机,删掉了那个置顶的对话框。不需要交代了,真的。
有些承诺,说的人早已忘记,听的人却记了一辈子。而生活最残忍的温柔在于,时间最终会替所有缺席的交代,写下结局。
这个结局就是——没有结局,就是最好的结局。
我起身泡了杯茶,水汽氤氲中,仿佛看见那个执着等待的自己渐渐远去。她终于明白,等待本身,就是一场盛大的告别。当你不再去等一个交代的时候,交代,其实已经来了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东科创业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东科创业文章网
热门排行
阅读 (58)
1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56)
2网上买薯片,收到后袋子漏气阅读 (52)
3带新人的过程:我反而补全了自己的能力短板阅读 (50)
4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(49)
5扫码领洗发水,收到后是小瓶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