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科创业文章网东科创业文章网

他手机里存着别人的生日提醒

    我手机里有个备注,叫“别忘了”。里面没存别的,全是别人的生日。

    这事儿得从好多年前说起。那时候我还在用那种老式按键手机,内存小得连首歌都存不下。有个冬天的早晨,我坐在公交车上,收到朋友小杨发来的短信:“谢谢你还记得我生日!”我盯着屏幕愣了——那天根本不是他生日啊。翻遍通讯录才想起来,他生日是上个月十五号,我记错了整整一个月。

    就是从那天起,我开始在手机里建那个“别忘了”的备忘录。

    第一个存进去的是我妈。1958年3月12日。后面跟着个小括号:(农历二月初三)。我妈总说过农历才有味道,她说她出生那天,院子里的桃树刚打花苞。

    接着是我爸。1960年11月5日。我爸不讲究这些,他常说:“过什么生日,又老一岁。”可我记得有一年他生日,我用自己的零花钱给他买了包烟,他嘴上说浪费,却把那包烟放在电视机上,直到烟丝都干了也没舍得抽完。

    妹妹是1988年7月20日。她小我五岁,出生那天特别热。我妈说知了叫得人心慌,可我记忆里只剩下第一次抱她时,她小小的手指抓住我大拇指的感觉。现在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,可在我手机里,她永远都是那个需要我保护的妹妹。

    就这样,这个备忘录越来越长。

    小学同桌李明的生日是1985年4月18日。三年级时他分我半块橡皮,那橡皮是橘子味的,到现在我闻到橘子香还会想起他。我们已经十年没见了,他在南方成了家,朋友圈里晒的都是他女儿的照片。

    大学室友老王的生日是1987年9月3日。大二那年他失恋,我陪他在天台喝了一晚上啤酒,他哭得像个孩子,说再也不相信爱情了。现在他女儿都会打酱油了,每次视频都跟我炫耀他家小公主又学会了什么新词。

    前同事小张的生日是1992年5月12日。我们一起加班熬过无数个夜晚,互相打气说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。她结婚时给我发了请柬,我因为出差没去成,这份愧疚一直留在心里。

    这个备忘录就像我人生的倒影。每个人名后面,都藏着一个故事,一段时光。

    有些生日后面,我还会加上备注:
    “爱吃巧克力蛋糕”
    “对百合花过敏”
    “喜欢实用的礼物”

    最让我心疼的是奶奶那个。1929年8月7日,后面跟着三个字:(已故)。奶奶走的那年,我还在外地读书,没能见到最后一面。她的生日我一直没删,每年到了那天,我都会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一会儿,想象如果她还在,我会怎样陪她过这个生日。

    时间真是个奇怪的东西。有些人在你的生命里来了又走,可他们的生日却留在了你的手机里。每次翻看这个列表,就像在翻阅自己的一生。

    去年,我错过了自己的生日——工作太忙,直到晚上我妈打来电话才想起来。可手机里这些别人的生日,我却一个都没忘。或许记住别人,本身就是记住自己的一种方式吧。

    现在这个备忘录里已经有87个人了。最新的一个是上个月加的,是我徒弟的生日——1998年11月20日。小伙子刚来公司半年,有天怯生生地问我能不能教他点东西。看着他,我好像看到了刚工作时的自己。

    我常想,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,有人打开我的手机看到这个“别忘了”,会不会通过这些生日日期,拼凑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?会不会明白,这些数字对我意味着什么?

    其实我也不知道记住这些生日到底有多大意义。有些人,我每年准时送上祝福,他们也只是客气地回句“谢谢”;有些人,可能已经把我忘了;还有些人,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联系。可我还是坚持记着,在每个人生日那天,简单地发一句“生日快乐”。

    就像在对自己说:你看,这些人曾经在你的生命里出现过,给过你温暖,陪过你一段路。记住他们,就是记住那些不会重来的时光。

    昨天,我又在公交车上翻看这个备忘录——现在的手机已经能存无数首歌了。窗外梧桐树的叶子开始变黄,秋天来了。下一个生日是大学时暗恋过的女生的,10月15日。我们已经十五年没见了,不知道她过得怎么样。但到了那天,我依然会发去那句“生日快乐”。

    因为在这个容易遗忘的世界里,有人记得你的生日,或许本身就是一种温柔的抵抗——抵抗时间的流逝,抵抗关系的疏远,抵抗所有终将到来的告别。

    我的手机还会继续用下去,这个“别忘了”的备忘录也会越来越长。直到某天,我也成为别人手机里的一个生日提醒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东科创业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