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刚到,”他把手机支在桌上,一边拆外卖包装一边说,“这儿的菜太咸了。”
就这样,我们开始了隔着屏幕的陪伴。起初只是例行公事般的报平安,后来渐渐变成了某种仪式。他会把手机摆在窗台,让我看那个城市的夜景;我会把摄像头对着正在浇的花,说“你不在,它们都蔫了”。
真正让我意识到这些视频通话有多重要的,是第三个星期的一个深夜。那天他应酬到很晚,回到酒店时已经凌晨一点。视频接通后,他靠在床头,领带松垮地挂着,眼神有些涣散。
“今天签了个大单,”他说着,声音里听不出喜悦,“喝酒的时候一直在想,要是你在,肯定又要念叨我空腹喝酒。”
我看着他眼里的血丝,突然想起五年前我们挤在出租屋里,他第一次出差去省会城市,兴奋地给我直播火车站广场的鸽子。那时我们连流量都要省着用,视频总是卡顿,但他的笑容从未卡顿过。
“你还记得吗?”我说,“那年你去郑州,非要在广场上给我直播喂鸽子。”
他愣了一下,然后真的笑了,是这些天来最真实的一个笑容。“记得,那天鸽子粪还掉我肩上了,你说这是好运的预兆。”
我们就这样隔着屏幕回忆往事,他渐渐坐直了身子,眼神重新亮了起来。那一刻我明白,这些视频通话不只是为了确认对方安好,更是为了在各自陌生的环境里,为彼此锚定那个叫“家”的坐标。
最难忘的是他生日那天。原本说好要赶回来,临时又有会议。晚上视频时,我能看出他的失落,尽管他强装无事。
“等我一下。”我说。
我把手机架在餐桌对面,摆上蛋糕,点上蜡烛。然后我坐回镜头前,开始唱生日歌。唱到一半,邻居大概是被香味引来,敲门送来刚烤的饼干;楼下的猫不知怎么溜进来了,跳上桌好奇地盯着屏幕里的他。
他看着这混乱又温馨的一幕,突然把脸埋进手里。再抬头时,眼角有泪光。
“这是最好的生日,”他说,“虽然隔着屏幕,但我觉得你们都在我身边。”
那个晚上,我们聊到手机发烫。他说起出差城市的梧桐树,说起总是一个人吃的晚餐,说起深夜回酒店时长长的影子。我说阳台的茉莉开了又谢,说楼下的面馆关门装修,说昨晚梦见我们年轻时的样子。
我们不再需要刻意找话题,就像他还在家里那样,各自做着事,偶尔说两句无关紧要的话。他改PPT,我织毛衣;他泡方便面,我削苹果。有时一抬头,发现对方正看着自己,就相视一笑。
这些碎片般的时刻,拼凑出了一种奇妙的陪伴——我们不在彼此身边,却又无处不在对方的生活里。
两个月后,他拖着行李箱出现在门口时,我竟有一瞬间的陌生感。直到他张开手臂,那个熟悉的拥抱才让我确信,他真的回来了。
晚上,我们坐在沙发上翻看这两个月的视频截图——有他展示各地早餐的,有我给他看下雨的窗台的,有我们一起隔空看同一部电影的。每一张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,但拼在一起,就是爱情最真实的样子。
“下次出差,”他收起手机,握住我的手,“我们还这样每天视频。”
我点点头。其实我知道,重要的不是视频这个形式,而是在那些独自前行的日子里,我们始终没有让彼此成为孤岛。我们在各自的地图上行走,却始终共享同一个坐标原点。
那些夜晚,当视频通话的提示音响起,我知道,无论相隔多远,我们依然在彼此的生活里准时出席。这就够了,真的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东科创业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东科创业文章网
热门排行
阅读 (58)
1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56)
2网上买薯片,收到后袋子漏气阅读 (52)
3带新人的过程:我反而补全了自己的能力短板阅读 (50)
4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(49)
5扫码领洗发水,收到后是小瓶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