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科创业文章网东科创业文章网

一起看恐怖片他比我还先捂住眼睛

    那还是去年冬天的事儿。我记得特别清楚,因为那天窗外正下着大雪,屋里却暖烘烘的,我们裹着同一条毛毯,靠在沙发上看电影。

    他选的片子,一部据说很经典的恐怖片。我其实一直不太敢看这种,但他拍着胸脯保证:“有我在呢,怕什么?”灯光熄灭,只剩下电视屏幕的光在墙上跳动,气氛一下子就上来了。

    电影开头还算温和,就是些日常场景,但我已经有点紧张了。当阴森的音乐开始若有若无地飘出来,画面色调变冷,我知道吓人的部分快来了。我的手心微微出汗,偷偷瞥了他一眼——他坐得笔直,一脸“这有什么可怕”的表情。

    然后,第一个惊悚镜头毫无预兆地出现了。一张惨白的脸突然占满整个屏幕,配着刺耳的音效。我吓得一哆嗦,正要抬手遮眼,却听见旁边“嗷”的一声。

    我转头一看,好家伙,他整个人缩进毛毯里,只露出一双紧闭的眼睛,手捂得严严实实的,比我还快。那动作利索得,像是经过专业训练。

    “你干嘛呢?”我戳戳他。

    他从指缝里偷看屏幕,确定吓人的部分过去了,才把手放下,强装镇定:“没什么啊,就是眼睛有点干,揉一揉。”

    我憋着笑:“眼睛干需要捂得这么严实?”

    他清了清嗓子,试图挽回面子:“这个导演吧,镜头运用太突然了,对观众不友好。”

    那天晚上,这个模式重复了好几次。每次恐怖镜头要来临时,他总能比我提前零点几秒感知到,然后迅速进入“防御状态”。反倒是原本胆小的我,因为总在观察他的反应,竟然没那么害怕了。

    最搞笑的是有一次,电影里一个角色慢慢推开一扇吱呀作响的门,气氛紧张得让人屏息。我正全神贯注盯着屏幕,他突然抓住我的胳膊,把脸埋在我肩膀上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我问。

    他闷闷的声音传来:“门后面肯定有东西...你告诉我,过去了没?”

    我看着屏幕上那个角色在空荡荡的房间里转了一圈,什么都没有发生。

    “过去了。”我说。

    他这才抬起头,还故作轻松地整理了一下头发:“我就知道没事。”

    电影结束后,他关掉电视,打开灯,一脸严肃地开始分析这部电影的漏洞:“逻辑不通嘛,那个鬼为什么非要穿白衣服?明显是为了吓人而吓人。”说得头头是道,仿佛刚才那个捂眼睛的人不是他。

    我看着他认真的样子,突然明白了什么。

    后来我才知道,他其实从小就怕看恐怖片。小时候和表哥一起看,他会被吓得晚上睡不着觉。可是和我在一起后,听说很多情侣都会一起看恐怖片,他觉得这是个传统,硬是鼓起勇气提议看这个。

    “我想着,要是你害怕,我就能保护你了。”他后来坦白,“谁知道我比你还怂。”

    这个发现让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。原来这个世界上,有人愿意为了你,去直面自己最害怕的东西;有人明明自己吓得要命,却还想成为你的依靠。

    从那以后,我们还是会偶尔看恐怖片,但模式变了。现在我们会提前查好“高能预警”,在吓人的镜头来临时一起倒数“三、二、一”,然后同时捂住眼睛,再从指缝里偷看。有时候我们会因为谁更胆小而争个不休,他说我上次被音效吓得跳起来,我说他上次差点把爆米花撒一身。

    这些看恐怖片的夜晚,成了我们之间特别的记忆。不是因为电影本身有多精彩,而是在这些时刻,我们见到了彼此最真实、最不加掩饰的样子。

    我常常在想,爱情或许就是这样吧——不是寻找一个无所畏惧的英雄,而是找到一个愿意在你面前暴露脆弱的人。真正的勇气不是从不害怕,而是尽管害怕,还是愿意陪你经历一切;真正的保护也不是永远坚强,而是在你面前,我可以安心地胆小。

    就像那个冬夜,当恐怖的画面出现,他比我更快捂住眼睛的那一刻,我看到的不是一个胆小的男孩,而是一个愿意用最笨拙、最真实的方式爱着我的人。

    如今,每当生活中遇到什么可怕的事情——工作的压力、生活的变故,我都会想起那个捂着眼睛的他。然后我就会知道,这个世界上,有一个人愿意和我一起害怕,一起面对,这就足够了。

    爱情最动人的部分,或许就藏在这些看似不完美的瞬间里。它不需要华丽的誓言,只需要在恐怖镜头来临时,有人和你一起捂住眼睛;在人生的风浪来临时,有人紧紧握住你的手。

    而我们,就这样一起捂着眼睛,走过了四季,还将继续走下去,走过所有的恐怖片,也走过生活本身给予我们的每一个或惊悚或温暖的片段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东科创业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