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我平时很少看这些,总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。可那天鬼使神差地,我点开了那个绿色的图标,然后愣住了——满屏都是关于我的未来。
“等孩子再大一点,我们就带他去西藏。”这是爸爸发的,“我查过了,七八岁正好,高原反应不会太强烈,又能记住事情。”
下面配了张手写的清单:红景天要提前十天吃,儿童氧气瓶买哪种好,布达拉宫台阶多要背着他上去……密密麻麻,全是细节。
妈妈回复:“可是你的腰能行吗?要不我们换个地方?”
“没事,为了儿子,我每天在做腰肌锻炼了。”后面跟着个得意的表情。
我的手指停在屏幕上,突然就动不了了。西藏,那是去年我随口说想去的地方,因为班上小朋友说那里的天特别蓝。我都快忘了这回事,他们却当真了,还在悄悄准备着。
继续往下翻,眼泪就忍不住了。
三月份的记录里,他们在讨论买学区房。妈妈说老房子住惯了有感情,爸爸说可是孩子的教育更重要。最后决定:“把我们的旅游基金先拿出来吧,反正以后有的是时间出去玩。”
那个旅游基金罐子,是家里书架上那个红色的陶瓷小猪,我每天都会往里面投硬币。他们总说等小猪吃饱了,就带我去看世界。原来,为了我上一个好小学,他们连这个都放弃了。
四月份,爸爸在问妈妈:“你说咱们孩子以后学什么好?我看他挺喜欢画画的。”
“喜欢就让他学,不过别给他压力。快乐最重要。”
“那我得想办法多接点项目了,美术班的费用不低啊。”
那天晚上爸爸加班到很晚,回来时我已经睡了。现在才知道,他接了个私活,就为了给我报美术班。
最让我鼻酸的是上个月的记录。妈妈转发了一篇文章《单亲家庭如何给孩子完整的爱》,爸爸回复:“别担心,我们会一直在他身边,给他双倍的爱。”
原来他们早就分开了,只是为了我,还住在一起,还装作很恩爱的样子。我想起爸爸现在睡在书房,妈妈说是因为他打呼噜太吵。我还真信了。
继续翻,全是这些——我明年该上哪个小学,后年要不要学钢琴,大学该存多少钱,甚至将来我结婚他们要准备什么。一条条,一天天,他们在我看不见的地方,已经把我的整个人生都细细地想过、计划过了。
有些计划很宏大,比如等我十八岁,要给我买块好表;有些很琐碎,比如下周要给我做胡萝卜得切得更碎些,因为我不爱吃胡萝卜但需要维生素。
看着看着,我趴在桌子上哭了。不是难过,是突然明白了什么叫“父母之爱,则为之计深远”。他们不是什么大人物,就是最普通的爸爸妈妈,却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,为我计划着最远最远的未来。
那天之后,我开始留意那些曾经忽略的细节。
妈妈手机里的搜索记录,全是“儿童营养食谱”“如何培养孩子专注力”。爸爸的书架上,不知什么时候多了《读懂你的孩子》《陪伴是最好的教育》。他们不再为小事争吵,至少在我面前是这样。现在我知道了,这是他们的约定——要给我一个温暖的家。
昨天晚上,我假装不经意地问妈妈:“如果有一天你们分开了,我跟你还是跟爸爸?”
她愣了一下,然后笑着摸摸我的头:“傻孩子,爸爸妈妈永远是一家人。”
那一刻,我特别想告诉她:我知道你们的秘密了,知道你们为我做的一切。但我没有说出口,只是紧紧抱住了她。
他们的聊天记录还在继续更新着,昨天爸爸又发了条:“听说现在小孩子都学编程,咱们孩子要不要也试试?”
妈妈回:“先问问他的兴趣吧,别太累着他。”
“好,那我先自己学学,看看难不难。”
我想象着爸爸下班后,对着电脑学编程的样子,就为了能在我有兴趣时辅导我。这个画面让我心里又暖又酸。
这些聊天记录,像是无意中翻开的一本爱的日记。里面没有甜言蜜语,没有山盟海誓,只有最朴素的打算和最实在的牵挂。他们不说有多爱我,却在每一个关于未来的计划里,都把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。
现在我知道了,爱不止是当下的陪伴,还是那些关于未来的规划——哪怕那个未来还很远,远到他们可能已经老了,远到我可能已经不需要他们了,他们还是在计划着,担心着,准备着。
就像爸爸在聊天记录里说的:“咱们得好好保重身体,不能给孩子添负担。”
妈妈回:“是啊,要一直健健康康的,看着他长大成人,结婚生子,还要帮他带孩子呢。”
后面跟着个笑脸。
这就是我的爸爸妈妈,他们的世界很小,小到只装得下我;他们的计划很长,长到覆盖了我的一生。而我,在这个普通的夜晚,因为无意中看到的聊天记录,第一次真正读懂了这份沉默而长远的爱。
这份爱,不说出口,却每天都在生长;不张扬,却坚实可靠。它藏在每一条关于明天的计划里,藏在每一次牺牲和妥协里,藏在那些我看不见的地方,静静地,铺就我未来的路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东科创业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东科创业文章网
热门排行
阅读 (58)
1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56)
2网上买薯片,收到后袋子漏气阅读 (52)
3带新人的过程:我反而补全了自己的能力短板阅读 (50)
4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(49)
5扫码领洗发水,收到后是小瓶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