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科创业文章网东科创业文章网

书店店员的 5 个春秋:与书为伴也见证人间百态

    五年前的那个秋天,我揣着一颗忐忑的心推开了这家书店的玻璃门。那时候怎么也想不到,这扇门背后装得下这么多人的故事。

    记得刚来第三天就遇见了张爷爷。他拄着拐杖,在古典文学区一站就是整个下午。我上前问是否需要帮忙,他摆摆手:“姑娘,我就摸摸这些书,闻闻油墨香。”后来才知道,他是退休的大学教授,老伴去年走了,孩子们在国外。他说书店是他现在最愿意待的地方,“这些书啊,像老朋友,不说话,但陪着你。”

    从此我明白了,书店不光是卖书的地方,更是很多人的避风港。

    春天的时候,总有个穿校服的男孩周末准时出现。他总是在教辅书架前徘徊,却从不买书。有次结账高峰期过去,我看见他还在那里,手指轻轻划过一本习题集的封面,眼神里有种说不出的渴望。我走过去说:“这本打五折呢。”他摇摇头,低声说钱不够。那天我用自己的员工折扣帮他买了那本书。他接过书时眼睛亮了一下,深深鞠了一躬就跑走了。两个月后他兴冲冲跑来告诉我,考上了重点高中。那一刻我突然觉得,书页间真的能长出希望的种子。

    夏天最热闹。放暑假的孩子们挤在童书区,小脚丫晃啊晃的,空气中飘着稚嫩的读书声。有个叫朵朵的小女孩每周都来,她妈妈总是在旁边安静地等着。直到有一次,朵朵指着绘本说:“妈妈,这个字怎么读?”她妈妈尴尬地笑笑:“妈妈也不认识呢。”原来这位母亲不识字,但她坚持每个周末带女儿来书店。她说:“我不能教她认字,但我想让她知道,书是重要的。”后来朵朵成了我们的小常客,现在已经能自己读完整本童话了。

    秋天总让人多愁善感。去年这个时候,一位中年女士在心理学书架前默默流泪。我递上一杯水,她哽咽着说刚离婚,不知道以后的路怎么走。我们聊了一会儿,我推荐了几本轻松的小说。上周她又来了,整个人精神多了,特意来告诉我她找到了新工作。“最难熬的时候,是这些书陪着我过来的。”她说。书确实有这种力量——在你最孤独的时候,告诉你这世上有人懂你的心情。

    冬天虽然冷,但书店里总是暖融融的。去年平安夜那天下着大雪,本来准备提前关门,却陆续来了几个熟客——刚下班的小白领、遛弯回来的大爷、附近的大学生。不知谁提议,大家干脆围坐在阅读区聊起天来。暖气开得足,咖啡机嗡嗡作响,窗外雪花纷飞,屋里书香弥漫。那一刻我突然觉得,这哪里是书店,分明是一座孤岛上的灯塔,给每个夜归人留了一盏灯。

    五年了,我经手过的书少说也有几万本。从最初只是整理书架、推荐新书,到现在能读懂顾客眼神里的需求——那位想给孩子买第一本绘本的年轻爸爸,那个准备考研焦虑不安的学生,还有想找本游记圆梦的老人家。

    书还是那些书,但来来往往的人让它们活了起来。每本被买走的书都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,它们会走进不同的生活,在不同的床头灯下被翻阅,在不同的地铁上被品读,甚至可能改变某个人的一生。

    而我,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小小见证者。每天擦拭书架,整理书脊,给迷路的读者指个方向,给犹豫的顾客一句建议。这份工作赚得不多,但我收获的远比工资丰厚——我看见了人间最真实的模样,有困顿也有希望,有离别也有重逢。

    玻璃门又开了,风铃叮当作响。我抬起头,看见一个新面孔怯生生地走进来。我微笑着迎上去:“需要帮忙找什么书吗?”

    五年,1825天,这家书店早已不只是我工作的地方。它是驿站,是课堂,是港湾。而我最庆幸的是,能在这里,与书为伴,也见证这温暖的人间百态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东科创业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