卖家主页看起来很干净,信用分是“极好”,评价里零星有几个“好评”,写着“卖家爽快”、“东西不错”。他挂出来的是一台九成新的旗舰机,型号正是我心仪的那款。官方新机要将近六千,他这里只要三千五。照片拍得很仔细,边边角角都照顾到了,看着没什么划痕。我心动了。
我点开对话框,小心翼翼地问他:“手机没什么暗病吧?原装无修吗?”
他回得很快,几乎是秒回:“放心,纯原装,自用一手,因为换了新款才出的。所有功能都正常,可以随便验。”
“纯原装”、“自用一手”,这几个字像是有魔力,瞬间打消了我一大半的疑虑。我又和他磨了磨价格,最终以三千二百元成交。付款的那一刻,我心里甚至有点沾沾自喜,觉得捡了个大便宜。他打包票说下午就给我发顺丰,包邮。
等待快递的那两天,心情是雀跃的。我甚至已经在网上看好了新的手机壳和膜,想象着用上流畅新机的感觉。第三天,快递小哥的电话终于来了。我几乎是冲下楼取的包裹,拆开的时候,心情像拆生日礼物。
第一眼,确实不错。外观和照片上没什么差别,屏幕光洁,机身也没什么磕碰。我迫不及待地开机、激活、登录我的账号。最初的几个小时,是新鲜感和满足感占据上风。我下载了几个常用的软件,速度确实比旧手机快多了。
但不对劲的地方,像水面下的暗礁,慢慢开始浮现。
先是屏幕。都说这款手机的屏幕显示效果是顶级的,色彩鲜艳通透。可我总觉得手里这台,颜色有点发灰,不够亮,尤其是在侧面看的时候,偏色有点明显。我安慰自己,可能是我太敏感了,或者是对比了网上那些过于精美的评测样张。
接着是电池。卖家说电池健康度还有百分之九十,可我感觉掉电有点快。随便刷刷视频,半小时就能掉百分之十几二十,而且充电时,手机后背某个点会异常地发烫,不是均匀的温热,是那种有点烫手的灼热感。
真正让我心里“咯噔”一下的,是摄像头。我兴冲冲地试拍了几张,发现在光线稍暗的地方,照片噪点非常多,边缘还有点模糊。我找到朋友的同款新机,在同样的位置、同样的光线下拍了一张对比,差距一目了然。朋友的照片清晰、干净,我的则像是蒙了一层灰。
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,就会疯狂生长。之前所有被我刻意忽略的细节,都一股脑地涌了上来。我上网搜索了这个型号手机的验机教程,越看心越沉。
我下载了几个专业的硬件检测软件。结果让人浑身发冷。软件显示,这部手机的屏幕制造商、摄像头模组型号,都与官方公布的供应商对不上。更实锤的是,我查了它的序列号,在官网上根本查询不到任何保修信息,提示是“序列号无效”。
“组装机”。
这三个字像冰锥一样刺进我的脑子里。我之前所有的侥幸心理,所有“可能只是批次问题”的自我安慰,在这一刻被砸得粉碎。它不是官方生产的原装手机,它是用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零件,可能是拆机的,也可能是劣质的仿冒品,在某个不见光的小作坊里,被拼凑起来的“ Frankenstein(弗兰肯斯坦)” 。
一种混合着被骗的愤怒、对自己的愚蠢的气恼,还有心疼那三千多块钱的复杂情绪,瞬间淹没了我。我愣在那里,手里握着这台冰冷的机器,感觉它像一个精心伪装的陷阱。我想起卖家那句信誓旦旦的“纯原装,自用一手”,感觉无比的讽刺。
我深吸一口气,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,点开了和卖家的聊天窗口。我直接把检测软件的截图和官网查询的截图发了过去,问他:“老板,这怎么回事?屏幕、摄像头都不是原厂的,序列号也查不到。这根本不是原装手机。”
消息发出去后,时间过得格外慢。几分钟后,他回了。没有我预想中的辩解或慌乱,语气异常冷淡:“二手东西就是这样,有点瑕疵很正常。功能没问题不就行了?”
“这叫有点瑕疵?”我的火气一下子上来了,“这是组装机!你当初是怎么承诺的?”
“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自己拆了换了零件又来讹我?”他反而倒打一耙,“交易已经完成了,货物出门,概不退换。”
之后,无论我再发什么信息,他都再也不回复了。我看着那句“货物出门,概不退换”,感觉血液都在往头上涌。那种感觉,不仅仅是钱的问题,更像是一种智力和情感上被双重羞辱的无力感。我那么相信他,他却从一开始就在编织谎言。
我不能就这么算了。我开始了我的维权路。我联系了平台客服,提交了所有的聊天记录截图、转账记录、我拍的手机细节照片、还有那些硬件检测的截图。我尽可能清晰、有条理地陈述事情的经过,指出卖家存在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。
平台的流程比我想象的慢。第一次申诉,平台客服介入后,给卖家发了通知,卖家依旧不理不睬。客服建议我申请退款,卖家拒绝后,他们才能进一步处理。就这样,一来二去,扯皮了将近一个星期。那一个星期,我几乎每天都要打开APP看好几遍,看处理进度有没有更新,心情焦躁不堪。
我也去了本地的手机维修店,请老师傅帮忙看了一眼。老师傅拆开后台简单一测,就摇了摇头:“小伙子,这板子动过,屏幕也不是原装的。这钱花得冤啊。”他的一句专业判断,让我心里更踏实了,也更凉了。
最后,我几乎是不抱希望地在申诉理由里加了一句:“如果平台无法公正处理,我将通过12315消费者协会渠道继续维权。”
不知道是不是这句话起了作用,在卖家持续超时未响应后,平台终于做出了判决:支持我的退款申请,要求卖家在规定时间内提供退货地址。
当我收到平台发来的退货地址,把那个让我糟心无比的手机打包寄回去的时候,心里没有一丝喜悦,只有一种精疲力尽的解脱。几天后,退款回到了我的账户。钱回来了,但那段经历留下的印记,却没那么容易消退。
后来,我用这笔退款,加上一点积蓄,去官方门店买了一台全新的手机。拆开包装,闻到那股崭新的电子产品特有的味道,开机,看到完美显示的屏幕,感受着均匀的散热,我心里才终于踏实下来。
这件事过去很久了,但那台组装机冰凉的触感,和发现自己被骗时那种当头一棒的感觉,我至今记忆犹新。它教会我的,不是不要去相信别人,而是在面对诱惑时,要多一分警惕和冷静。天上不会掉馅饼,看起来太完美的交易,背后往往藏着你看不到的钩子。
现在,那台老旧的、会发烫的手机,我还留在抽屉里,没舍得扔。它不是最好的,但至少,它真实。而那段买二手手机的经历,就像手机里一道无法修复的暗伤,提醒着我,有些看似光鲜的“便宜”,代价可能远比想象的要大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东科创业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东科创业文章网
热门排行
阅读 (71)
1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阅读 (70)
2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69)
3网上买薯片,收到后袋子漏气阅读 (69)
4网购餐具套装有划痕商家说瑕疵品阅读 (68)
5带新人的过程:我反而补全了自己的能力短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