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记得特别清楚,那是2018年的春天,我为了我们团队鼓捣出来的那个智能学习灯,约见了一个曾经很看好我的前辈。饭桌上,我唾沫横飞地讲了足足一个小时,讲我们怎么把护眼灯和智能学习系统结合,怎么用算法捕捉孩子的专注度,怎么让枯燥的学习变得有意思。我讲得口干舌燥,心里期待着能得到一些赞许,或者至少是些建设性的意见。
他慢悠悠地喝了口茶,抬眼看了看我,语气平和,却像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:“老弟啊,想法是好的。但现在市面上各种灯、各种学习机太多了,你这东西,概念听起来有点‘四不像’啊。家长凭什么信你?就凭你这个小团队?不是我打击你,这事儿,太难了。”
这样的话,在那段时间里,我听了不下几十遍。从潜在的投资人到身边的朋友,甚至家里人,眼神里都写着同样的三个字:“不靠谱”。资金链眼看要断,团队里也开始有人动摇,那种四面八方涌来的怀疑,像潮水一样,一点点淹没你,让你喘不过气。深夜躺在床上,盯着天花板,我自己都忍不住问自己:是不是我真的错了?这条路,是不是根本就走不通?
最难受的一次,是一个合作方在最后关头变了卦。原本谈好的资源支持,说没就没了。挂了电话,我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坐了很久,窗外是城市的万家灯火,屋里只有我和桌子上那几台粗糙得像个铁盒子的工程样机。我摩挲着那个冰凉的“铁盒子”,心里又委屈又不服。它明明那么有用,为什么就没人愿意给它一个机会呢?
就是在那天晚上,我做出了一个近乎偏执的决定。既然没人信,那就不求人了。咱们就靠这个“铁盒子”自己说话。产品,只有产品本身,才是我们唯一的口舌,唯一的武器。
我们当时账上剩下的钱,只够再撑两三个月。我把心一横,跟团队说:“咱们不跑会、不路演了。所有人,全部扑到产品上,往死里抠细节。然后,咱们就带着它,去学校门口,去少年宫,去一切有家长和孩子的地方,让他们亲手用,亲身体验。”
现在回想起来,那真是一段“脸皮比城墙厚”的日子。我们几个大老爷们,抱着灯和电脑,蹲守在小学门口,看到接孩子的家长,就陪着笑脸凑上去:“您好,我们有一款新的学习灯,能保护视力,还能辅助学习,能耽误您几分钟,让孩子体验一下吗?”
十个人里,有八个会摆摆手,眼神里带着警惕,快步走开。剩下的两个,或许是因为不忍心看我们晒得黝黑、满头大汗的窘迫,才勉强停下来。
但就是这十分之二的机会,我们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死死抓住。我们不急着推销,就是让孩子坐下来,用我们的灯写十五分钟作业。我们的灯,当时有一个特别小的功能,能监测到孩子是不是频繁抬头低头、东张西望,然后会用一种特别柔和的光影变化,轻轻地提醒他。就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小功能,成了我们最初的突破口。
我记得有一个小男孩,特别调皮,坐不住。他妈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让他体验。刚开始几分钟,他果然扭来扭去。但当那圈柔和的光晕悄悄亮起,变了个颜色时,他好奇地“咦”了一声,居然就慢慢安静下来了,低头继续写他的字。十五分钟后,他妈妈看着我们系统生成的简单专注力报告,那个惊讶的表情,我至今难忘。她说:“这孩子,在家写作业从来没这么老实过!”
就是这句话,像一道光,瞬间劈开了我心中积压已久的阴霾。那一刻,我差点没当场哭出来。我们所有的坚持,所有的熬夜,所有的委屈,仿佛都在那位母亲惊喜的眼神里,找到了价值。
后来,我们靠着这一个个真实的、微小的体验,像蚂蚁搬家一样,积累了最早的一批用户。我们没有钱做广告,就全心全意地服务好这最初的几十个家庭。他们提出的任何问题,哪怕再小,我们都在24小时内响应、解决。他们觉得不方便的地方,我们想尽办法在下一版里优化。慢慢地,这些家长开始主动在家长群里帮我们介绍,拍照片,发视频。
口碑,就像水波一样,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。从几十个用户,到几百个,再到几千个。开始有投资人主动找上门来,说的话也从当年的“太冒险”,变成了“你们这个用户粘性做得真不错”。
去年,我们公司搬到了更大的办公室。搬家那天,我特意从仓库里找出了当年那个被我摩挲得掉了漆的“铁盒子”样机,把它擦干净,摆在了我新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。
有人问我,创业最难的是什么?是当初没人信的时候吗?我说,是,但也不全是。没人信的时候,那种孤独和压力,确实能压垮一个人。但更难的,是在所有人都怀疑你、否定你的时候,你能不能依然百分之百地相信你手里的那样东西——你的产品。你能不能低下头,弯下腰,用最笨、最辛苦的方式,去让产品自己证明自己。
那盏小小的灯,它不会说话,但它照亮了孩子的书桌,也照亮了我们那段最黑暗、也最坚实的创业路。它告诉我一个最简单的道理:当你无路可走的时候,就回到事情的起点,把你最珍视的东西,打磨得足够亮,它自身的光,终会被人看见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东科创业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东科创业文章网
热门排行
阅读 (67)
1网上买薯片,收到后袋子漏气阅读 (67)
2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66)
3网购餐具套装有划痕商家说瑕疵品阅读 (66)
4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阅读 (65)
5带新人的过程:我反而补全了自己的能力短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