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科创业文章网东科创业文章网

每段回忆都珍贵 偏偏走不到结尾

    我有个铁皮盒子,锈迹斑斑的,锁扣早就坏了,用一根橡皮筋勉强勒着。搬家多少次都没舍得扔。里面没什么值钱东西——几张褪色的电影票,字迹模糊得认不出片名;一把干枯的野花,一碰就碎成粉末;还有厚厚一沓信,信封边缘都磨毛了。

    这些就是我的回忆。每一段都像这些旧物,在当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,现在却珍贵得让我不敢轻易触碰。

    十七岁那年的黄昏,我总记得。放学后我推着自行车,和同桌沿着河岸慢慢走。她突然说:“等我们三十岁了,还会记得今天吗?”我踢着石子笑她矫情。可你看,我真的记得——记得她马尾辫翘起的弧度,记得晚风里有栀子花的味道,记得河水被夕阳染成橘红色,一波一波荡开。我们说了什么具体的话,反倒模糊了。只记得后来她考去了南方的大学,我留在北方,渐渐断了联系。

    可那个黄昏,像被时光特别保存了下来,完整得不可思议。每次路过那条河,我都会停下来站一会儿。河还是那条河,只是再也没有那样的橘红色了。

    大学时爱过一个男孩。不是轰轰烈烈那种,是细水长流的好。他记得我不吃香菜,会把面里的香菜一根根挑出来;冬天把我的手套进他大衣口袋暖着;在图书馆占座,总给我留靠窗的位置。我们攒了一铁盒的电影票,说好等老了,要一部部重新看。

    最后一次看电影,是毕业前。片尾曲响起时,灯光还没亮,他在黑暗里轻轻说:“我要去深圳了。”我知道他等了很久的offer,该为他高兴的。可我只是点点头,把爆米花桶捏得咔咔响。走出影院,他把最后一张票根塞进我手里:“留着吧。”

    那张票根现在还在铁盒里,和其他票根混在一起,我再也找不出哪一张是最后的。这样也好。

    工作后认识过特别投缘的朋友。我们一起加班到凌晨,在空荡荡的街头吃关东煮;失恋时她陪我坐在天台上,一瓶接一瓶地喝啤酒;我生病住院,她天天来送自己熬的粥。有次她重感冒还坚持来给我过生日,说不能让我一个人吹蜡烛。我切了最大块的蛋糕给她,她鼻尖红红的,说话带着浓重的鼻音:“我们要做一辈子的朋友。”

    后来她结婚生子,搬去了另一个城市。朋友圈里偶尔看到她晒娃,我会点个赞,却再也不知道该评论什么。上次见面是两年前了,约在咖啡馆,聊的都是孩子上幼儿园的事。分别时她突然说:“还记得我们以前在天台上喝酒吗?”我点点头,眼睛突然就湿了。

    怎么会不记得呢?那些深夜的真心话,那些年轻的疯狂,都记得清清楚楚。只是我们再也回不去那个天台了。

    去年整理旧物,翻出爷爷留下的怀表。已经不走了,表壳也有划痕。我记得小时候,爷爷总用这根表链教我认时间。他说时针走得慢,但一步一个脚印;分针勤快,秒针最忙碌。后来他病了,糊涂了,却还认得这块表。临终前,他把表塞到我手里,嘴唇动了动,没说出话。

    现在我把表放在书桌上,偶尔拿起来看看。它停在了某个永远的时刻,而我的时间还在往前走。

    有时候我会想,为什么这些珍贵的回忆,偏偏都走不到结尾呢?那个黄昏没有后续,那段爱情没有结果,那份友情渐渐淡去,爷爷的表永远停在了过去。

    但也许,正是因为没有结尾,它们才显得格外珍贵吧。

    就像一本翻旧的书,最柔软最毛边的页码,总是被反复翻阅的那些。我们的故事没有写完,停在了最美好的章节。没有后来的柴米油盐消磨爱情,没有现实的琐碎冲淡友情,没有成长的无奈改变彼此。它们在记忆里永远鲜活,永远年轻。

    现在我学会了和这些没有结尾的回忆和平共处。不再执着于为什么走不到最后,而是感激曾经一起走过那段路。铁皮盒子我还留着,偶尔打开看看,让那些过去的自己出来透透气。然后小心地收好,继续往前走。

    生活大概就是这样——收集一个个珍贵的片段,然后带着它们,去经历新的故事。虽然知道可能还是走不到结尾,但每一次,我们都会认真地开始。因为正是这些不完美的、戛然而止的瞬间,拼凑成了我们完整的人生。

    而那些走不到结尾的回忆啊,在心里的某个角落,其实早就地久天长了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东科创业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