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我在闲鱼上逛,看到同城有人出一台惠普的激光打印机,型号还挺新,原价一千五六,他只要三百块。卖家说家里孩子上大学了,用不着了,机器九成新,打印效果杠杠的。我心想着,这便宜不占白不占啊,家里孩子打印作业、我自己偶尔打点资料,总比跑打印店强。没多想,就约了地方看货。
见面一看,机器外观确实挺新,白白净净的,没什么划痕。卖家当场给我试打了几张,字迹清晰,速度也快。我心里那叫一个美,感觉自己捡了个大漏,当场就扫码付了钱,乐呵呵地把它抱回了家。
头两个月,那真是蜜月期。孩子作业随要随打,我再也不用晚上九点跑遍小区找还在营业的打印店了。老婆偶尔打印个烘焙食谱,也方便得很。这台小机器勤勤恳恳,几乎成了我们家的功臣。
可好景不长。大概用了三个多月,屏幕上突然提示“墨粉不足”。我心想,该来的总会来,换呗。上网一搜原装硒鼓的价格,我差点把嘴里的茶喷出来——好家伙,一个原装硒鼓要将近四百块!比我买这台打印机的钱还贵!我当时就懵了,反复确认了好几遍,没错,就是这个价。
我不死心,想着买兼容的、国产的应该便宜吧?结果一查,稍微好点的兼容硒鼓也要一百五六,而且普遍反映打印张数少,效果还不稳定,容易出问题。那感觉,就像你买了个特价手机,结果发现换个原装屏幕比手机本身还贵,心里那个堵啊。
没办法,硬着头皮买了个相对便宜的兼容硒鼓。换上去之后,问题就来了。先是打印出来的字迹有点淡,边上偶尔有黑点。用了不到一个月,开始卡纸,有时候一卡就是好几张,扯出来都皱巴巴的,没法用。最气人的一次是孩子第二天要交的重要资料,打到一半卡住了,清理了半天,再打还是卡,折腾到半夜,最后还是第二天一早去打印店解决的。孩子委屈,我也一肚子火。
老婆在旁边说风凉话:“早就跟你说,便宜没好货。”我心里那个憋屈啊,还没法反驳。
后来我才慢慢搞明白这里面的门道。这种新款打印机,厂家压根就没指望靠卖机器赚钱,人家玩的是“剃须刀架”的模式——机器便宜卖给你,甚至亏本卖,就指着后续的耗材赚钱呢。那个小小的硒鼓,里面的芯片、技术都是专利,把你锁得死死的。你买了我的“车”,就得加我的“油”,想找便宜的?门儿都没有。
我还加入了一个打印机用户的群,里面好多像我一样的“难兄难弟”。有个大哥更惨,他买的二手喷墨打印机,以为更便宜,结果长时间不用,打印头堵了,去维修店,人家说清洗一次要好几十,而且不一定能洗干净,换打印头的价格快赶上新机器了。他最后干脆把那台打印机当摆设了。
群里大家交流心得,无非也就是几种无奈的选择:要么咬牙买原装,求个稳定省心;要么冒着风险买便宜的兼容耗材,祈祷别出问题;还有技术流的,自己买碳粉往里加,弄得满手黑,还经常撒得到处都是。我试过一次灌粉,那个场面简直了,书房一小块地方跟案发现场似的,老婆整整唠叨了一个星期。
现在这台打印机还在我家书房角落里放着。用到是还在用,但每次看到它,心情都很复杂。它确实带来了方便,但每次提示墨粉不足,我的心就跟着咯噔一下,又要开始盘算这笔“额外开支”了。它就像一个食量不大但特别挑食的宠物,养活它成本不低。
回过头想想,当初买这台二手打印机,看似省了千把块钱,但后续在耗材、时间、精力上付出的成本,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。如果时光能倒流,我可能会选择多花点钱,买一台那种后期使用成本低、耗材便宜的老款型号,或者干脆买个新的,选那种墨仓式的,虽然机器贵点,但一瓶墨水几十块能打几千页,那才叫真正的省心。
所以啊,朋友们,如果你也想买二手打印机,听我一句劝:付款前,一定、一定、一定要先去查清楚它用的硒鼓或墨盒是什么型号,卖多少钱,能打多少页。把这笔长期账算明白了,再决定掏不掏那个“便宜”的钱。不然,就可能像我一样,捡了个芝麻,却背上了个不大不小的西瓜。这感觉,真像是被温水煮了的青蛙,等发现烫的时候,已经跳不出来了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东科创业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东科创业文章网
热门排行
阅读 (71)
1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阅读 (70)
2网上买薯片,收到后袋子漏气阅读 (70)
3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69)
4网购餐具套装有划痕商家说瑕疵品阅读 (68)
5带新人的过程:我反而补全了自己的能力短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