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科创业文章网东科创业文章网

闺蜜带我买 “红宝石” 是玻璃仿品

    这事儿过去大半年了,现在想起来,心口还像被什么东西轻轻硌着,不疼,但总也忘不掉。那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儿,不过是一颗“红宝石”项链,假的,玻璃做的。可它偏偏花了我整整八千块,还搭进去一段我以为坚不可摧的友谊。

    那天下午,阳光好得不像话,我和小雅——我十多年的闺蜜,像往常一样挽着胳膊在商场里闲逛。我们刚从一家服饰店出来,手里提着大包小包,说说笑笑。就是在那个人流如织的转角,她突然停下脚步,拽了拽我的胳膊。

    “哎,你看那家店,什么时候开的?装修得好别致。”她指着角落里一家门面不大的店铺说。

    我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。那家店确实与众不同,深蓝色的丝绒背景墙,暖黄色的射灯精准地打在几件珠宝上,光晕柔和,不像旁边那些金店银楼,亮得晃眼。店名也起得雅致,叫“石光记”。

    “走,进去看看!我最近正想买条项链呢。”小雅显得兴致勃勃,不由分说地拉着我往里走。

    一进门,一股淡淡的、凉丝丝的香气就萦绕过来。柜台后站着一位穿着中式旗袍的年轻女孩,妆容精致,见到我们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,并没有立刻迎上来,给人一种“好东西不愁卖”的矜持感。我的目光一下子就被正中央那条项链吸引住了。它躺在一块黑色的丝绒上,坠子是一颗樱桃大小的“宝石”,切割成很多个闪亮的面,在灯光下折射出异常璀璨、甚至有些灼目的红光,像一小团凝固的、燃烧的火焰。

    “哇,这个好漂亮!”我忍不住低呼,几乎把脸贴到了玻璃柜台上。

    小雅也凑过来,仔细端详着,嘴里发出“啧啧”的赞叹声。“这颜色,这火彩,真绝了。你看这通透度,一点杂质都没有。”

    这时,那位旗袍小姐才款款走过来,用戴着白手套的手,小心翼翼地将项链取出,放在我面前的托盘上。“小姐好眼光,这是我们家刚到的新货,天然红宝石,鸽血红的,您看这颜色多正。而且净度极高,很难得的。”

    “红宝石?”我心里一动。哪个女人能对“红宝石”这三个字免疫呢?它代表着爱情、热情和永恒。我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钱包。

    “肯定很贵吧?”我小声问。

    旗袍小姐报出一个数字,果然远超我的预算。我正要退缩,小雅却一把拿起那条项链,在我脖颈前比划着。

    “贵是贵了点,但好东西值得啊!你看,多衬你肤色!显得你特别白,气质都提升了。”她一边说,一边用眼神示意我,“一辈子能遇到几件自己真心喜欢的东西?错过了多可惜。”

    她的话像小锤子,一下下敲在我心上。是啊,我平时省吃俭用,买条好点的项链犒劳自己怎么了?而且,小雅是我最好的朋友,她总不会骗我吧?她之前还跟我说过,她有个表哥就是做珠宝生意的,她懂一点门道。

    “可是……我不太会看真假。”我犹豫着,手里捏着那颗冰凉的“宝石”,感觉它沉甸甸的。

    “这你放心,”旗袍小姐适时开口,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,“我们‘石光记’是老字号,每一件珠宝都配有权威机构的鉴定证书。您看,”她转身从柜台下拿出一个深棕色的硬皮证书,翻开,里面是些看不懂的英文术语和复杂的图表,“喏,这里写着呢,天然红宝石。”

    小雅也凑过来看证书,虽然她也看不懂,但她用力地点点头:“嗯,有证书就靠谱多了。我告诉你,现在假的太多了,就得认准这种有资质的店。”

    她们俩一唱一和,一个展示“专业”,一个强化“信任”,把我那颗犹豫的心,一步步推向决定的岸边。店里的灯光、香气,还有掌心那颗璀璨的“宝石”,都像一层迷人的迷雾,让我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。我脑海里甚至开始幻想,戴上它参加同学聚会,该有多惊艳。

    最终,感性彻底战胜了理性。我一咬牙,刷了卡。八千块,几乎是我当时两个月的工资。接过那个包装精美的小袋子时,我的手心因为激动和一点点心疼,微微出汗。小雅挽着我的胳膊,高兴得像是她自己买了宝贝一样,一路上还在说:“值!太值了!你戴着真的好看!”

    那一刻,我心里充满了对她的感激。觉得有这样一个为自己着想、帮自己拿主意的闺蜜,真是天大的福气。

    此后的一个多月,我几乎天天戴着那条项链。每次照镜子,看到胸前那抹鲜艳的红色,心里都甜丝丝的,走起路来都觉得更有底气。我甚至还专门为它配了一条新裙子。我无数次跟同事、朋友“不经意”地提起:“哦,这个啊,红宝石,我闺蜜陪我挑的,她眼光可好了。”

    直到有一次公司团建,一个新来的、家里做珠宝生意的女同事,坐在我旁边。她盯着我的项链看了好久,眼神有些疑惑。趁没人注意,她小声问我:“你这颗‘红宝石’,挺特别的,在哪里买的呀?”

    我心里咯噔一下,强装镇定地说:“一家挺有格调的店,叫‘石光记’,有证书的。”

    她沉吟了一下,很委婉地说:“哦……看着火彩特别强,颜色也均匀得有点过分了。方便的话,最好再找人看看。当然,可能是我看错了,现在处理技术也高明。”

    她的话像一盆冷水,从头顶浇下来,让我浑身冰凉。团建剩下的时间,我完全心不在焉。回到家,我立刻上网查询如何鉴别红宝石。越查,心越沉。天然红宝石大多有包裹体、裂痕,颜色分布往往不均匀,而且那种璀璨的火彩,似乎……过于强烈和呆板了,更像玻璃那种“贼光”。

    我不敢相信,也不想相信。第二天,我请假拿着项链去了省地质博物馆的珠宝鉴定中心。等待结果的那一个小时,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。

    当那位戴着眼镜的老专家把项链递还给我,平静地吐出“仿品,人造玻璃”这几个字时,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。八千块,买了一块玻璃。而带我跳进这个坑的,是我最信任的小雅。

    我没有立刻去找她对质。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口。是问她知不知道那是假的?还是问她为什么和店员一唱一和?我翻来覆去想那天所有的细节,她反常的热情,她对那家“新店”的熟悉,她和店员之间那种微妙的、心照不宣的眼神交流……很多当时被忽略的疑点,此刻清晰地串联起来,指向一个让我心寒的结论。

    她可能不是故意的?不,她那么积极地怂恿,那么肯定地保证,她甚至提到了她“懂行的表哥”……我无法再为她找借口。

    过了几天,我约她出来,在咖啡馆。我把鉴定证书推到她面前。

    她拿起来看了看,脸色瞬间变了,但很快又恢复镇定,带着一种夸张的惊讶和愤怒:“什么?假的?天哪!那家店也太黑心了!我们被骗了!走,我陪你去找他们!”

    她演得很真,语气、表情都无懈可击。如果不是我提前察觉了那么多蛛丝马迹,我可能真的会相信她也是受害者。

    我看着她,没有说话。我的沉默反而让她慌了。她的眼神开始躲闪,语气也不再那么理直气壮。

    “小雅,”我打断她,声音很轻,但很累,“那家店,你之前真的没去过吗?”

    她愣住了,张了张嘴,想说什么,最终却一个字也没吐出来。那种心虚和尴尬,说明了一切。

    我没有再追问下去。没有必要了。我问服务员要了账单,站起身。

    “项链我自己处理,钱,我也不要了。”我看着窗外,阳光依旧很好,只是再也照不进我心里,“就当……花钱买了个明白。”

    我没有看她当时的表情,径直走了出去。从那以后,我们再也没有联系过。

    那条玻璃做的“红宝石”项链,后来被我扔进了抽屉最深的角落,再也没戴过。有时候清理东西会无意中看到它,它依然在昏暗里闪烁着虚假的光芒,那么亮,却那么冷。

    它不仅仅是一件仿品,更像一个物证,冰冷地记录着我是如何被最信任的人,用我最珍视的情感,轻轻松松地“宰”了一刀。我失去的不仅仅是八千块钱,更是那种对人、对关系毫无保留的信任感。

    现在想起来,我甚至不那么恨小雅了。我只是觉得悲哀,为那段轻易碎掉的友情,也为那个曾经那么容易相信别人的、傻傻的自己。那抹曾经让我心动的红色,如今再看,只觉得刺眼。它提醒我,有些光芒,看似温暖夺目,背后藏着的,可能是彻骨的冰凉。这堂课,代价不小,但,够我记一辈子了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东科创业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